景縣,位于河北、山東兩省交界處,849個行政村,總面積1183平方公里,總?cè)丝?3.7萬人。全縣呈簸箕型,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,最高點海拔25米,最低點14.1米。四季分明,雨熱同季。年平均氣溫12.5°C,無霜期190天左右,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。
景縣歷史悠久,自秦置縣,歷代轄境多變。遠古稱脩,"脩″縣之名,續(xù)至明代。元朝州縣並存,明初省縣入州。中華民國二年,改稱景縣。遠古的景縣境地由古黃河、漳河沖積而成,林木蒼莽,水草豐盛。始建于北魏的景州塔、綿延十余里的高氏墓群和封氏墓群,都是全國文保單位。西漢名將周亞夫墓和大運河華家口夯土工程,都是省級文保單位。景縣人才輩出,西漢經(jīng)學大師董仲舒、北魏咸陽公高允、隋朝名相高颕、北魏武將封氏、高歡,著名邊塞詩人高適,都是古代名人。明清兩代,景縣有文武進士50人,多有官居要職,政績傳世。近代名人有王任重、劉建章、劉有光、陳東、牟海秀、曹中南等老一輩革命家。
